▲慈濟三十六周年慶
   特別報導
展望「骨髓幹細胞中心」
(本文出自慈濟月刊 426 期)
◎賴志銘、邱淑絹

骨髓中心的發展沿革


將近九年的耕耘,慈濟骨髓中心
從「捐贈中心」擴展到「幹細胞中心」,
不僅讓血液疾病患者重現生機,
也可望為巴金森氏症、惡性腫瘤、腦中風和肝病患者,
帶來治療新契機。




一九九二年三月初,台灣留美學生溫文玲在一次例行的血液檢查中,發現罹患了白血病,唯一的生存機會是找到可供移植的骨髓;而她的四名弟妹無一人的骨髓性質與其相符。

求生意志強烈的溫文玲對當地媒體發出一封求援信函,美國慈濟人了解情況後,便在華人圈發起骨髓捐贈驗血活動;而溫文玲在台灣的家人亦在媒體上向同胞求助。

然而,當時台灣器官捐贈法令限制骨髓移植必須在三親等以內,為此,溫文玲專程返台請願;終於在一九九三年五月促成台灣法令修正通過,開放非親屬間的骨髓捐贈。

法令通過後,台大醫院在同年八月發起台灣首次捐髓驗血活動──生命重燃搶救行動,獲得上千位民眾支持。九月,衛生署邀集各大醫院、專家學者以及慈濟基金會等單位,召開專案會議籌建台灣地區骨髓捐贈中心。

鑑於打開捐髓風氣不易及骨髓庫耗資龐大,醫界人士及專家學者便於會中公推由具公信力及號召力的慈濟基金會來統籌,醫界則成立技術指導委員會支援。

慈濟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捐髓救人的重責大任。一九九三年十月「慈濟基金會台灣地區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正式成立,一連串的捐髓宣導活動就此展開。






在慈濟志工全力宣導及熱烈參與下,短短三個月,便號召到兩萬五千多名志願捐髓者,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骨髓資料庫。

匯集眾人愛心的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很快便發揮功能。一九九四年五月,受病魔折磨兩年之久的十七歲少年魏志祥,從慈濟骨髓捐贈中心找到配對者並進行骨髓移植,寫下台灣地區首宗非親屬骨髓移植的歷史新頁。

同年九月,台灣一位十九歲女學生捐出的「救命骨髓」,送到新加坡中央醫院,順利植入十六歲的馬來西亞華裔少女體內。這個首宗跨國捐髓案例,讓台灣得以回饋長久受國際華人骨髓庫援助的恩惠。

一九九五年七月,骨髓捐贈中心資料突破十萬筆,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骨髓資料庫,僅次於美國及歐洲。這分全台灣人民寫下的愛心紀錄,令國際讚歎。

除了量的擴充,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在醫學技術上也努力提升。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八日,在國際享有「血清之父」的前美國紅十字會總部免疫基因實驗室主任李政道博 士主持下,慈濟骨髓捐贈中心「免疫基因實驗室」啟用,使台灣HLA檢驗達國際水準,此後血樣無須再送往國外檢驗。實驗室並引進世界最先進的分子生物DNA -SSO分型檢驗法,將每個抗原的亞型都分析出來,從此大幅提高骨髓移植的配對準確率及成功率。

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成立將近九年,已為不少海內外血液疾病患者創造重生的契機;至二○○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止,配對成功並完成移植者已達四百例,包括台灣 一百四十例、海外兩百六十例,其中有大陸、美國、加拿大、德國、丹麥、澳洲、日本、新加坡、香港、義大利、瑞典、韓國、泰國、英國、挪威、荷蘭及以色列等 共十七個國家。






歷經一年多籌畫,二○○二年四月三十日,慈濟骨髓捐贈資料中心擴編為「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功能也從單純呼籲大眾捐髓、進行骨髓配對捐贈作業,進階至骨髓及臍帶血幹細胞之研究與發展。

骨髓幹細胞中心設有五個組:「免疫基因實驗室」、「捐贈活動暨關懷組」、「資料庫暨行政組」、「臍帶血庫」及「臨床醫學暨研究組」;除持續加強骨髓資料功 能,也將發展幹細胞研究、基因治療等技術,救治對象從血液疾病擴大到其他病症。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葉金川表示,慈濟骨髓資料庫目前有二十三多萬筆資料,是相當豐富的骨髓幹細胞來源;慈濟臍帶血庫自一九九九年七月成立至今,已收集 五百多筆臍帶血,今年預計增加至三千筆,並期盼軟硬體設施更加齊備後,三年內要募集一萬筆;屆時將可與骨髓資料庫平行作業,提供血液疾病患者更多元的生存 希望。

臍帶血庫負責人楊國梁表示,臍帶血除了可輔助骨髓資料庫作為移植上的使用,增加病患找到移植的機會外,另一發展則是可應用在培養和擴增幹細胞方面,以作為臨床醫學及研究之用。

幹細胞研究已是全球醫界研究主流。所謂幹細胞( stem cell )是指一群在胚胎發育早期尚未分化的細胞,理論上具有無限制分裂能力,可分化成特定組織,如運輸氧氣的紅血球、幫助凝血的血小板、抵抗感染的白血球、產生 抗體的淋巴球及治療用所需的細胞等。

臨床醫學暨研究組負責人,也是慈濟醫院副院長林欣榮表示,幹細胞治療潛力無窮,如培養出抑制性神經細胞可治癲癇、血清神經細胞可治憂鬱症、寡足細胞可治脊 髓性肌肉萎縮症。「慈濟研究中的細胞療法,短期目標是針對巴金森氏症,若證實理論可行,中期或長期而言,可望為惡性腫瘤、腦中風和肝病患者,帶來治療新契 機。」

目前慈濟研究團隊已培養出骨髓幹細胞及臍帶血幹細胞,從這兩株幹細胞中分離出腦細胞及神經細胞,並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預計最快明年初可向衛生署申請進入人體試驗,可望對中風及巴金森氏症治療帶來一線希望。

為維持營運,慈濟基金會每年將提供骨髓幹細胞中心四千五百萬元,用於提升臨床研究、臍帶血及骨髓配對水準;也將每年提供五百萬元作為配對患者之醫療補助金,以減輕病家的負擔。



註:關於臍帶血的捐贈,有意願的民眾,可電至(○三)八五六一八二五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洽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