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第二天 |
(本文出自慈濟月刊 456 期) |
◎撰文/莊淑惠 |
【慈濟道侶叢書《站在生命臨界點》】 先生走了,才二十七歲,因為白血病。 以前總認為,人老了才會離開人間; 現在才明白, 生命可以隨時說走就走。 人真的很脆弱,生命好珍貴, 一定要好好愛惜。 六十四年次的他,年輕、上進又充滿活力,從事戶外廣告招牌製作工作, 努力打拚賺錢,為的就是可以早點迎娶她進門。 她和他,國中就認識了,感情平平穩穩發展,她早就屬意嫁給他了。 只是她的家人很反對,因為他的父母離婚,母親又再婚,怕她嫁入這樣複 雜的家庭而受委屈。為了讓家人接納他,她設法讓他和家人相處;漸漸地 ,母親感受到他的真誠和上進,待他如親生兒子,自然也同意了這門婚事 。 ◆新婚燕爾,被診斷疑似白血病 二○○○年十二月底,她和他在親友的祝福下,完成了終生大事。 婚禮後的第二天早晨,新婚的喜氣還彌漫著整間屋子,他卻身體發燙,感 到不舒服;吃了退燒藥,熱度稍降,旋即又繼續發燒。他想,該是感冒吧 ! 忙碌的工作,讓他沒去注意太多;直到農曆過年陪她回台南娘家,再度高 燒達四十度,才前往大醫院急診。 抽血檢查結果,白血球指數相當高,醫師診斷疑似「白血病」,要他立刻 住院詳細檢查。他怕她擔心,不肯住院,也沒告訴她詳情。 回台北後,又繼續投入工作,直到高燒持續不退,才又前往醫院就診,檢 查結果和南部醫院相同──疑似白血病。 這下他心裏可慌了!自認身體向來還不錯,怎麼會這樣?他不知道如何跟 妻子說,每天還是如常地去工作,直到有一天身體實在承受不住,住院檢 查證實罹患了「淋巴性白血病」。 「什麼是白血病?」當「血癌」二字從醫師口中說出,她的心臟彷彿被猛 力一擊!看著又壯又黑的他,軟弱無力地癱坐在診間外的椅子上流淚,她 也跟著哭了! 她不解他為什麼會得到這種病?他都定期捐血,結婚前一個月還去了捐血 站,只是當時血紅素不足,護士建議他停捐一陣子;那裏知道這會是發病 的前兆! 醫師建議,骨髓移植是唯一治癒的希望。夫妻倆到處打聽,有人說移植後 仍會復發、有人說移植手術很危險……因此,他拒絕了。而她也不敢擅自 作主,請公公一起來商量;老人家也反對移植,於是選擇化療。 化療讓他的病情稍受控制,卻不是根本治療之道,於是他聽從醫師建議, 作自體骨髓移植。 不幸的是,經歷了自體骨髓移植,他的白血病很快又復發了!他常會突然 流鼻血,睡覺時蓋了厚棉被還是全身畏寒。看著自己病情愈來愈嚴重,他 決定跟命運一搏──接受骨髓移植。 唯一的姊姊無法配對上,只好求助慈濟骨髓資料庫,時為二○○一年十一 月。 二○○二年五月,配對成功的消息傳來,卻聯絡不上捐髓者!經志工極力 奔走,終於得知捐髓者在外島當兵,並且同意捐髓了。 ◆以院為家,妻子無怨無悔照顧 「早知道,當初就不要拖延,直接作骨髓移植……」她說,經過幾次化療 ,他的身體更形虛弱。當健康的骨髓輸進體內,他的皮膚開始出現紅疹。 移植後,他住在隔離病房,除了家屬,一般人不能進入探望。慈濟志工宋 秀端來到病房外,他的妻子從病房走了出來,秀氣的臉龐帶著幾分憔悴, 談起他的情況,突然就靠在宋秀端的肩膀,放聲哭了起來…… 白天,她在麵包店上班,每天下午三點前往醫院陪他到隔天九點,然後再 去麵包店上班……她說,他有保險,經濟沒有問題,只是不忍看到他受了 這麼多的折磨,卻總是默默承受,不在她面前喊一聲苦……於是,宋秀端 進了隔離病房。 趁著妻子不在身邊,他告訴宋秀端,他好愛好愛她,但是他對不起她,結 婚後不但沒有照顧她,反而都讓她照顧……他說,他很謝謝慈濟幫忙找到 捐髓者,更謝謝對方願意為他抽髓,他相信移植後他一定可以活下去…… 志工陪伴,把遺憾釋放出來。 宋秀端第二次來到病房探望時,他的眼睛發黃,卻炯炯有神,像被黑暗包 圍的光芒,堅定地閃爍著,不容一絲風來吹熄。 當時,他的黃疸指數非常高,一般人到這樣的程度,早已陷入昏迷,但他 堅強的求生意志,讓他的神情、思緒都顯得格外清晰。 他說,有不好的預感,怕自己是劫數難逃了!宋秀端安慰他,任何人都無 法預測自己的下一步會如何。 他說,他想活下去,因為實在放心不下她……宋秀端告訴他,再怎麼相愛 的人,也總有分離的一天,有什麼話想跟她說,千萬不要放在心裏。 他的身體愈來愈差,喉嚨痛到無法說話。阿姨來探病時,拿了紙和筆給他 ,問他有什麼話要跟妻子說的? 他吃力地提起筆,在紙上寫下歪歪斜斜的幾個字:你是我今生今世的唯一 。 早在發病之初,他就曾說,如果婚前知道自己會得這種病,他是不會娶她 的,他甚至建議兩人先分居一年,等他康復後再來找她。 她知道他是個有責任心的人,也肯定地告訴他:即使他婚前生病,她也會 陪著他、照顧他。 而她的家人知道了他的病,未曾怪罪,只有不捨。 ◆緣盡放下,讓彼此都無牽掛 沒多久,她打電話給宋秀端說,先生已陷入半昏迷狀態。 宋秀端邀了志工林智慧一起去。見他全身發黑、腿部腫大……父母不敢面 對他即將病危的事實,難過地在病房外徘徊。林智慧鼓勵他們要把握剩下 的時間,多在病房陪伴兒子。 看著他受盡病魔摧殘,卻緊握住生命的尾巴不放,宋秀端不捨地告訴他: 「緣盡要放下,換個好身體,重新再來過。」 氣若游絲的他,終於點了點頭。 往生前一晚,他從半昏迷狀態中清醒,在家人面前說了很多話,談到很多 美好的過去,直到凌晨才休息;那天,他也對摯愛的妻子說:「將來,你 一定要再婚……」 隔天,醫護人員來巡房,他像一個即將熄滅的火種,卻努力撐起身子,鼓 起僅剩的力氣跟醫護人員說:「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要… 謝謝…醫師、護士…對…我…的…照顧……」陪伴他將近一年的醫師護士 當場紅了眼眶。 下午,他安詳地走了。將近一年時間,幾乎以院為家的她,終於面對這樣 的結果;她沒有大哭,只是想著要如何處理他的後事。 她仍然每天騎著摩托車去看他,只是,醫院換成了殯儀館。 告別式那天,送走了他,她緊緊抱住宋秀端……宋秀端一路看著她的煎熬 ,心疼地對她說:「風箏放出去了,線要記得剪斷,讓他無牽無掛地飛吧 !」 他真的走了!那晚,她一個人回到了家,才真正放聲大哭。 她的心彷彿被掏空,這一年來過得茫茫然,有時覺得老天爺是不是在開她 玩笑?有時想著:這或許只是一場惡夢,醒來就沒事了…… 一天數著一天過日子,幸好還有一份工作,還有同事的關心,她終於走了 出來。 她說,以前總認為,人老了才會離開人間;現在才明白,生命可以隨時說 走就走。人真的很脆弱,生命好珍貴,一定要好好愛惜。 (本文摘自《站在生命臨界點》一書) 【索閱方式】 慈濟道侶叢書《站在生命臨界點》 由慈濟文化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編輯出版 輕巧方便,易於攜帶,凡加入「慈濟道侶檀施會」會員 每兩個月即可獲贈「慈濟道侶叢書」一冊 目前出版的慈濟道侶叢書有: 《人生隨堂考》、《在季節的窗下開放著芬芳》、《站在生命臨界點》以 及十一月最新出版:《最後的禮物》 加入辦法: 每年1200元(每月100元) 郵政劃撥帳號:06562443 戶名:佛教慈濟基金會心蓮專戶(請註明「加入慈濟道侶檀施會會員」) 本叢書亦歡迎隨喜助印 讀者服務電話:(02)27760111轉2112發行組 |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