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報導


造血幹細胞移植現況
(本文出自慈濟月刊 443 期)
◎李委煌

二十年來,「幹細胞移植」從親屬間走向非親屬,從骨髓移植進展至周邊血、臍帶血幹細胞移植; 醫療技術的進步讓血液疾病不再是絕症。
邁入第二個十年的慈濟骨髓工作,更加任重道遠。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與內科部醫師陳耀昌曾表示:「若說什麼可以見證二
十世紀醫學的進步,我想我會舉『骨髓移植』為例。」

台灣骨髓移植史自一九八三年底迄今,已有二十年歷史;從親屬間走向非
親屬,從骨髓移植進展至周邊血、臍帶血幹細胞移植(註),醫療技術進
步可謂一日千里。



全球愛心網絡重要一環


台灣非親屬骨髓移植,在一九九三年慈濟成立骨髓捐贈中心(去年四月擴
編為骨髓幹細胞中心)後,至今已攸攸走了十年。十年來,慈濟推動的非
親屬骨髓捐贈,已號召了二十四萬名志願捐髓者,也就是台灣平均每一百
人中,至少有一人志願捐贈骨髓;如扣除不符捐髓資格的老人與小孩,比
例就更高了,這代表台灣青壯年願意捐髓救人的「愛心密度」相當高。

放眼世界,這分「髓緣」之愛,早已在全球各地串連起來。

成立於一九八八年的「世界骨髓捐贈者組織」(Bone Marrow Donor
Worldwide;簡稱  BMDW),至今已整合了全球三十九國、五十五個骨髓
捐贈資料庫,以及二十一國、三十三個臍帶血捐贈資料庫等,總計約八百
七十萬筆志願捐贈者資料。

當然,在這個全球髓緣愛心網絡裏,除了世界最大的美國、歐洲等骨髓資
料庫外,慈濟十年累計逾二十四萬筆、以及近年搜集的兩千六百筆臍帶血
,也涵蓋其中。

就像慈濟曾將骨髓供給海外十七國病患般,美國國家骨髓捐贈資料中心(
National Marrow Donor Program;簡稱 NMDP)醫務主任,也是骨髓移植臨
床研究專家丹尼斯‧康佛(Dennis  Confer)表示,美國境內有兩成捐贈者
骨髓是送往國外,也有兩成受髓病患需接受來自國外的骨髓。

「所以,全球合作成了關鍵。」丹尼斯‧康佛強調,各地骨髓庫的交流合
作很重要,尤其當前骨髓移植與周邊血、臍帶血幹細胞移植確切的手術時
機與方式,仍得視病患當時狀況與醫師判斷而定。因此何種移植方式有「
最大效益」或副作用,仍需全球醫界合作努力。



血液疾病不再是絕症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十年來,至少在全省舉辦過逾千場「骨髓捐贈驗
血」活動,每次往往很快額滿,說明國人捐髓觀念大開,不再錯以為抽骨
髓(造血系統)即是抽龍骨水(神經系統),或有造成癱瘓之虞。

透過醫界的專業教育,加上慈濟、媒體的大力呼籲,台灣民眾逐漸了解到
:富含造血幹細胞的骨髓,就像一粒稻米可以重複再生般,正常骨髓也可
源源不絕再製。所以,捐髓「救人一命」,的確是「無損己身」。

二十年來,台灣醫界的骨髓移植經驗,含親屬、非親屬、自體或異體在內
,累計已逾一千五百例臨床經驗。花蓮慈院骨髓移植病房主任陳榮隆說,
包含他在內的慈濟骨髓醫療團隊,每年都要進入開刀房抽取骨髓兩百多次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千名病患需做骨髓移植,然實際進行移植手術者
,平均僅有兩百例。有的因病患身體條件太差不適手術;有人則是遍尋不
著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符合者;有的病患則是找到捐髓對象,可是
對方因故退縮無法捐髓。

台大內科部血液腫瘤科醫師唐季祿,負責骨髓移植工作已有多年。他說,
過去移植成績不理想,病患信心不足,醫師做起來也充滿挫折。「有時今
天建議病患做骨髓移植,第二天就找不到病人了──病人與家屬對移植沒
信心,決定放棄手術出院。」

隨著慈濟成立免疫基因實驗室以強化捐受髓者HLA的精確配對,以及各
大醫院在移植技術上的進展,目前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患治癒率約有五成,
年輕病患甚至高達七、八成;許多重大血液性疾病不再等同於絕症。



不捨病患與家屬踽踽獨行


成立逾四年的「台灣髓緣之友協會」,是台灣唯一服務骨髓移植病患及家
屬的機構,理事長楊育青本身也在七年前做了骨髓移植手術。她說,協會
會員目前約有兩百戶病友家庭,包括做過親屬、非親屬的骨髓移植或周邊
血幹細胞移植者。

就她所知,病患移植後出院回家的調養護理、身心重建、回歸社會等過程
都不簡單;期間多數需要長期服藥、避免病菌感染、減少進出公共場所與
陽光曝曬等;離群的日子久了,有的病患可能自棄,照顧的家人也背負沉
重壓力。 此外,一些病友在移植後出院,不一定會回診,以致院方或協
會都難以掌握病人的動向與身體狀況。

移植出院後的這段路,病患其實是頗為孤單的。也曾踽行過這條坎坷路的
楊育青說,病友彼此常自嘲:「只要能從醫院活著走出來,就算是成功一
半了,剩下的一半就得靠自己了……」所以,「支持」對病友而言相當重
要。

慈濟志工除宣導、安排一切捐髓事務外,自去年五月起開始積極關懷病患
家庭,並視病情、家境予以經費補助。只要向慈濟申請配對的移植病患,
不論最後是否順利尋得捐髓者,志工都會前往關懷。一年多來累計已關懷
兩百二十餘戶,其中經濟特別困難者,也視狀況列入慈濟長期照顧戶;這
分支持獲得病患的信任,因此即便出院後,仍會跟志工保持聯繫。



即使只有一線生機也要爭取


「骨髓移植對病人言,就像是場戰爭。」美國赫金森癌症研究中心( 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免疫基因移植實驗室主任,也是全球
第一位進行白血病非親屬骨髓移植專家約翰‧漢生( John  Hansen )表示
,雖然過程有重生也有悲劇,但他仍樂觀言,當前移植技術已漸入佳境。

十年前,醫界並不是很確定以何種方式蒐集來的造血幹細胞對病人最好;
十年後的現在,何種病況適用骨髓、周邊血或臍帶血取得造血幹細胞來移
植,醫師已有清楚的評估。儘管如此,約翰‧漢生表示,仍有許多病患未
能尋得配對與救治,因此骨髓移植尚有很大努力空間。

約翰‧漢生的好友兼同事、人稱「骨髓移植之父」的湯瑪士( Thomas )
博士,在五○年代即開始進行骨髓移植,曾有人問湯瑪士:骨髓移植後一
半病人存活、另一半則因失敗往生,是否令他感到挫折?「不,我不會放
棄,因為那表示問題尚未解決!」約翰‧漢生一直將湯瑪士當年的回答視
為座右銘。

無論是何種移植方式,台北榮總腫瘤部主任陳博明認為,提高當前台灣骨
髓移植成功率,的確是當務之急。

陳博明分析,日本也許是島國種族基因較純化,病患在國內尋求配對時,
常能找到多位完全相符的捐髓者,選擇其中條件最好者移植;台灣則不然
,能找到一、兩位相合者就很難得了。因此台灣的移植成功率較日本低;
一般說來,台灣移植病患存活率約四成。

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存活率,值得花費那麼多社會資源進行骨髓移植嗎
?這涉及醫學倫理與生命價值。對以救人為職志的醫師而言,生命是無價
的;不忍病人痛苦與家屬無望,即使僅有些許機會,也願去嘗試。

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曾成槐舉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多數病患約有
三年的慢性期,接下來是半年的加速期與三個月左右的急性期;若不進行
骨髓移植,大概只有三年生命。

「像存活率這些統計數字,不過是參考罷了;對生死攸關的病人來說,成
功率只是零或一百兩種選擇而已。」曾成槐說。

台大醫院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凱信表示,根據他以往經驗,醫師即使評
估成功率極低而不建議移植,不少病患仍會轉往國外做移植手術;所以,
「只要有一線生機,尤其當病患是一家經濟支柱或年輕人時,大部分醫師
皆會建議病人進行骨髓移植。因為若有機會救他一命,就可能救了他一家
人。」

曾成槐說,即使是高風險的病患移植,也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如果不
做的話,機會是零。

唐季祿說,移植不成功當然會令醫師感到挫敗,「但每次移植都給了我們
寶貴的經驗,讓我們能夠更謹慎。」

花蓮慈院兩年前正式成立骨髓移植病房,至十月二十日止共為二十七名病
患進行骨髓移植,其中二十三人迄今存活,這對醫療團隊言,不啻是一大
鼓勵。



周邊血移植漸成國際趨勢


二○○二年十月,衛生署將非親屬周邊血移植列為常規治療;二○○三年
八月,慈濟促成台灣首例非親屬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提供未來捐受髓者另
一種選擇。

台灣自一九九五年進行首例親屬間周邊血移植,迄今已累計有百餘例親屬
間的周邊血移植經驗;至於非親屬周邊血移植,今年八月由慈濟骨髓幹細
胞中心完成首例的配對移植。

雖然國內的非親屬周邊血移植甫起步,但放眼國際,似乎已成為移植趨勢


根據統計,每年全球施行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包含自體、異體或親屬
、非親屬在內者,一年至少有六萬例,其中約有一半是採用周邊血移植方
式。

擁有五百一十三萬多筆捐贈者資料的美國國家骨髓捐贈資料中心,自一九
九九年起接受非親屬周邊血的配對移植,四年來已累積逾兩千三百例臨床
經驗。

周邊血移植需在短時間對捐贈者注射較多量的「白血球生長激素」(簡稱
G-CSF ),安全性如何?「以現有的臨床資料來看,白血球生長激素注射
於健康人體,於短期間觀察顯示無太大副作用,相當安全;被注射的人接
受度也很高。」多年前美國一所醫學中心,集全球超過四十家專門從事周
邊血移植醫療機構之專家學者討論後,即已得此初步共識。

基於確保捐髓者的安全與健康,慈濟經長期籌備後,今年開始受理非親屬
周邊血的配對與移植,不過目前僅進行一例,屬剛起步階段。

「這是醫學倫理上的問題,而非科學技術上的問題。」榮總陳博明認為,
白血球生長激素於國際間使用已逾二十年,迄今並未發現明顯後遺症,因
此在親屬間實施並無問題;但捐贈者若是無親無故的陌生人,那考量恐怕
就不同了,這即是他所謂的倫理問題。



臍帶血移植發展空間大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免疫基因實驗室主任李政道說,目前向慈濟提出HL
A申請配對的台灣病患,尋得適合者機會約有六成;若想讓其他四成患者
也有配對成功的機會,臍帶血庫的建立可以彌補骨髓資料庫的不足。

台大唐季祿醫師表示,以去年七月至今年九月為例,台大醫院共向慈濟提
出三十七次非親屬HLA配對申請案,其中有十七位病患尋得配對吻合者
,成功率達五成。

台大醫院林凱信醫師解釋,臍帶血裏擁有許多可以取代骨髓的造血幹細胞
,更重要的是植入後比較不會產生排斥,「就好像剛出生的鴨子,第一眼
看到的就以為是鴨媽媽,自然會跟著牠一輩子。」

自一九八八年首例臍帶血移植成功,十五年來全球已蒐集約有十五萬筆新
生兒臍帶血。目前台灣非親屬臍帶血移植仍屬「人體實驗」階段,健保不
給付,而且在台灣尚無成功的案例;所以臍帶血移植在台灣還有一段路要
走。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主任葉金川說,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為求品質精確,
一年只計畫蒐集一千筆,目前已蒐集兩千六百筆臍帶血,未來每年將增加
一千筆臍帶血,預計兩年後可達五千筆。





陳耀昌醫師曾慨嘆地說:「在沒有健保、沒有骨髓移植的七○至八○年代
,一次化學治療的費用就等於一般人兩個月的薪水,而一袋血小板也等於
一個月所得……」

即使是那樣,當時醫師所能做的,就是延長病人幾個月或年餘的壽命;到
最後家屬依然失去親人,也失去了積蓄。

慈濟十年前成立骨髓資料庫,為台灣人、全球華人、甚至其他族裔病患提
供了HLA的配對機會。在台灣尚未有資料庫前,若病患於親人間遍尋不
著適合者,幾乎只能被迫放棄;若前往美國尋求配對移植,往往花費上千
萬元,而且還不一定能找得相符者。

唐季祿醫師強調,台灣移植經驗已有二十年了,台大醫院二十年來共為七
百多位病患做過移植,至今仍有三百九十三人存活,超過一半,其中更不
乏已存活十多年的病人;每每這群病友出現在他面前時,都令他頗為欣慰


他期許慈濟骨髓工作在邁向第二個十年之際,能感動更多人對骨髓移植的
認識,進而加入志願捐髓者行列,以造福更多的血液病患!


註:一般所謂的「骨髓移植」,是指從臀部上方的腸骨處,抽取造血幹細
胞;而「周邊血移植」則是藉注入白血球生成激素 (G-CSF),讓骨頭裏
豐富的造血幹細胞大量釋放到血液裏,然後再以輸血方式蒐集起來,植入
患者體內。

無論是骨髓、周邊血或臍帶血移植,同樣都是蒐集健康者的造血幹細胞(
blood stem cell),移植到病患身上,只是「取得的方式」不同;因此正確
地說,應統稱為「造血幹細胞移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