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02 骨髓新聞 (135)
- Jun 08 Tue 2010 00:33
天使媽媽方雅倩捐贈骨髓
- Apr 27 Tue 2010 12:14
予人玫瑰 手有餘香
這篇報導時間是在2009年1月,當時加拿大的加華幹細胞協會,開始呼籲華裔人士加入加拿大的骨髓中心One Match。上面是來自Fairchild TV的報導。下面則是另外一家電視台OMNI TV,對同一個活動的報導。
- Apr 18 Sun 2010 17:41
未婚配對成功 哦‧‧‧是捐骨髓
很久沒有放捐贈者的新聞了,看到這則新聞覺得不放好像不行,呵呵。不知道溫先生4/25會不會去清華大學現身說法哩?
【聯合報╱記者彭芸芳/新竹報導】2010.04.17 03:25 am
溫永德(右二)完成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慈濟師姊張意珠(右起)、曾碧雲、劉金蓮祝福他有好姻緣。
記者彭芸芳/攝影
「好消息,我們家永德配對成功了,可以結婚囉」!新竹市民溫永德的家人接到慈濟骨髓捐贈庫通知配對成功,誤以為是婚友社幫忙配對成功,非常開心,等到搞清楚原來是捐髓配對,一家人仍歡歡喜喜陪他完成捐贈。
「希望好因緣,能帶來好姻緣」,幫31歲的溫永德完成骨髓捐贈的慈濟人,都因這場捐贈喜事而對溫文有禮的他特別疼愛,得知他未婚,誠心祝福他;慈濟師姊張意珠轉述,曾有兩名男女因為捐髓在松山機場巧遇,相識進而相戀呢!
溫永德笑著說,沒有想太多,10年前還就學時,因慈濟人在學校擺攤宣導骨髓捐贈,他常捐血,並不害怕針頭,當場填表加入並抽血給資料庫,沒想到事隔多年,上月突然接到張意珠、曾碧雲、劉金蓮等慈濟人的連絡,竟然配對成功。
溫永德上夜班,沒接到慈濟的電話,曾碧雲到溫家拜訪,見到他的姑姑溫喜沛,才說完配對成功,溫喜沛以為適婚年齡的姪子參加婚友社,忙打電話給溫永德的父母報喜;曾碧雲不好意思地說,「當時真怕解釋後,會澆對方一盆冷水」。
好在,溫家人都很支持溫永德的意願,覺得能在10萬分之一配對機率上中選是福報,溫永德馬上接受健檢和施打生長激素等準備,由慈濟人和他的母親陪同到花蓮,抽取周邊血幹細胞,他說,「就像捐血一樣,一點都不痛」。
抽取過程,慈濟師姊一直餵他吃水果、牛奶、補湯等,他輕鬆地看了2部電影;難得的是,隔天證嚴上人接見祝福他,他有感而發的說,「感謝父母給我健康的身體」,因為這件特殊的際遇,他更珍惜和愛護自己的健康,「可以幫助別人,很幸福」。
[補充資料]第三對捐髓夫妻檔(劉俊傑與黃瓊英) 捐髓遇到愛 (人醫心傳No.59,PDF檔案)
- Apr 10 Sat 2010 15:38
[網路拉票] 為譯愛組織加油
先前的一篇用愛行譯 以譯傳愛,介紹了大陸將LLS出版的白血病手冊翻譯成漢語的譯愛組織。我在看他們是不是有更新資料的時候,發現他們目前正在參加大陸Intel所舉辦的的公益活動比賽, “芯世界”公益創新獎:
目前也已經進入決賽,4/11(就是明天!!) 要參加最後決選。
剛好這個活動有網路投票,所以來幫忙拉票。好像有點晚,不過還是請各位上網支持。
活動網址 :http://gongyi.sohu.com/s2010/10xinshijie/
我覺得他們的工作真的很棒,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特別是在面對疾病的時候。曾為美國英特爾執行長的葛洛夫(Andrew S. Grove),在面對攝護腺癌的時候,也是上網去搜尋資料,來做為他的參考。所以,將LLS的手冊翻譯成漢語,個人認為對華文地區的患者應該會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不過,譯愛的負責人真是客氣,他都沒來說一聲,我還是自己發現這件事的。
4/13 就會公布結果啦! 加油!!
- Apr 09 Fri 2010 02:43
向死神宣戰「真人Show」
為了持續要讓這裡有新文章,所以我會在網路上找一些資料來放在這裡。大多數我看到的,多是呼籲社會大眾去參與骨髓資料庫的建檔。前一陣子香港有位莊瑞熙先生,他也透過媒體在尋找適合的骨髓。
莊瑞熙先生是在2008年發現自己罹患白血病,然後開始接受化療。2008年12月,接受莊先生姊姊的骨髓移植。2009年8月,血癌復發,醫生再以其姊的骨髓進行移植,但只能暫時控制病情。
2009年9月,莊先生開始透過媒體呼籲市民捐血驗骨髓,他也自製短片放在網路上:
沒想到他離家十多年的親生大哥突然出現,而兩人的的骨髓配型成功。
- Feb 23 Tue 2010 16:38
絕症兒子:媽媽您比「奧特曼」更強大
這篇文章的資料來自《打工》2008年第22期,影像資料只有下集。
救兒難題:3年必須掙夠20萬元
2000年 3月6日晚上,湖北省黃石市康賽集團服裝廠工人龔春香,在給10歲的兒子吳騰洗澡時,發現兒子的肚子脹得像西瓜,全身還長滿了紅疹子。她與丈夫吳高風趕緊將吳騰送至黃石市第三人民醫院檢查。令人大吃一驚的是,吳騰竟然被診斷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這是一種十分凶險、罕見的血液病,俗稱血癌!
這無異於晴天霹靂!龔春香一下子癱倒在地,痛哭著說:「不可能,不可能!」但是,接下來的專家會診結論,與初診一致,龔春香的心徹底掉進了冰窟窿!
2000年 3月20日,龔春香夫婦擦乾眼淚,東挪西借了2萬元錢,將兒子送到北京市兒童醫院治療。該院醫生檢查後,把龔春香夫婦拉到一邊說:「你們兒子的病很嚴重,通常情況下很少有生還的希望,你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很多人得了這種病,最後都是人財兩空。你們治不治?」龔春香一聽就哭了,哽咽道:「醫生,當然治!哪怕用我的命換兒子的命,我也不會放棄呀!」
- Jan 28 Thu 2010 23:27
Strike!好球
2005年9月,就讀日本高知大學一年級的戸田浩司,發現自己罹患了慢性EBV感染症(Chronic active EBV infection),為了治病,戶田家開始尋找適合的骨髓。
戶田浩司自小就喜歡打棒球,也加入學校的棒球社。在得知戶田浩司染病的消息之後,所有棒球隊的同好,紛紛參與骨髓配對,但卻沒有找到相符的骨髓。
這個情形,讓他們了解到日本目前國內骨髓銀行的現況,相對於目前需要骨髓的人,日本骨髓的有效資料筆數,起碼要30萬才夠,而在2005年時,日本骨髓銀行的有效資料數是22萬。於是在高知大學校長相良祐輔的登高一呼之下,開始了骨髓8萬人登錄運動「骨髄バンク8万人登録運動 高知」。
- Jan 26 Tue 2010 16:42
First Step, New Step
- Jan 11 Mon 2010 13:15
用愛行譯 以譯傳愛
<20120818 update英文版PDF link,同時,中文與英文可能有版本上的差異問題,提醒您注意>
之前在一篇文章[羅倫佐的油--曲終人未散]中,提到羅倫佐的父親奧古斯都‧奧登(Augusto Oden) 回憶, 在被醫生告知症狀時, 發生的一段對話:
"So I asked the doctor if I could read the medical papers. He said: 'Don't bother, you won't understand them'."
所以我問醫生, 我是不是能看一下相關的醫學論文? 醫生說 : "不用了,我想你也看不懂。"
如同羅倫佐的父親一樣,當像白血病這種疾病來到家庭的時候,相信每個家庭成員都會想要去了解,從而儘量去幫忙。但是這些相關的知識要如何取得?
在偶然的機會,我得知大陸有一個名為『譯愛』的翻譯小組,在2008年7月到9月,把美國白血病與淋巴瘤協會 (The 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LLS)的十本小冊子,翻譯成簡體中文。
- Dec 21 Mon 2009 15:28
2009年的回顧
2009年即將要結束,在這裡做個簡單的回顧。
首先要感謝所有分享捐髓經驗的捐髓者,您的親身經歷,相信會讓社會大眾對骨髓捐贈有更多的了解。就我的立場而言,因為這裡主要是集中跟骨髓相關的資訊,畢竟我捐骨髓已經是1998年的事情,有各位的參與,也相對見證了骨捐技術的進步。
藉由網路的傳播,您的見證不僅在台灣,也會流通在有華人的地方,如香港、加拿大,他們都有可能因為您的見證而增強信心,進而參與骨髓捐贈的行列。當然這也就意味著,需要骨髓的人,他們配對成功的機率也會隨之提高。這些都要感謝各位不吝分享您的捐贈經驗。
下面幾篇,是除了捐贈者的經驗之外,我特別有感觸的文章。
最讓我驚奇的,應該就是77歲老姐捐髓救67歲妹妹與[感恩母親節]生命的奇蹟。相信參與骨髓資料庫建檔的人都知道,年紀上限是到61歲。77歲姊姊捐給67歲的妹妹,還是我第一次聽到,據說結果也令人滿意。而第二則講的是,罹患血癌的母親堅決要保下肚子裡的胎兒,沒想到被胎兒的臍帶血救回一命。
這,只能說是奇蹟。
最讓我感動的,是 愛的震央。我因為要處理這段影片,大概看了十幾次,沒有一次不感動的。一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公司全毀、住家半毀的人,還是持續不斷的資助劉長梅醫療費用,而他們居然從沒見過面!而劉長梅在2009年7月接受移植之後,已經在8月平安踏出無菌室。
最讓我感慨的,應該就是阿姐請給我一次機會。這是我無意間在捐血中心網站找到的。想想慈濟推動骨髓資料庫已經16年了,我在網路上幫忙也10年了,好像還是有努力的空間。
說到幫忙,最需要幫忙的,就是AB型骨髓這件事。真的,沒人徵AB型骨髓 這一篇文章是我在2009年7月寫的。稍後在8月【姊姊的守護者】電影推出之後,以"AB型骨髓" 或是"程曉菁"連結進來的,真的多了起來,電影下檔後明顯減少。最近我又發現變多了,推測可能是因為DVD問世的關係。而將來可能還有更多類似體材的文藝創作出現,是不是每回這種戲碼都要來上一次?
我本身並沒有直接或間接因為這個謠言受害,但,我覺得這整件事就是個錯誤,相信您在看過文章之後,也會同意我的看法。我既然找到了資料,就有義務去幫忙矯正這件事。
好吧!這件事情由網路開始,理論上也能用網路結束。但用E-MAIL 轉寄文章,可能大家看完就刪掉了。因此,我想請求各位幫忙。如果您本身有部落格,不用事先通知我,歡迎您轉貼這篇文章。
我個人力量有限,所以需要您的一臂之力。您多貼一次,這篇文章被網路搜到的機率便多一分,相對地,這個謠言被散播的機率便少一分。這個謠言肆虐網路將近10年,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日消彌這個謠言!
- Dec 10 Thu 2009 18:52
被守護的姐姐 現在守護需要幫助的人
前一陣子有部很熱門的小說,『姐姐的守護者』,被拍成電影之後,吸引相當多的人去看。
而台灣第一個被守護的姐姐,應該就是胥瑋玲小姐。胥瑋玲小姐是最早推廣骨髓的時候,一位重要的人物,透過她的親身分享,讓許多人了解有這種需要存在,而她的弟弟,便是當時『捐髓救人,無損己身』的最佳範例。
其實,胥瑋玲跟慈濟接觸也是一種緣分。據陳乃裕師伯說,當年他在火車上,正在翻看骨髓捐贈的資料。在他身旁的一位女學生,也很有興趣的在看他的資料。
- Dec 09 Wed 2009 15:26
偶然與必然
每年到了歲末,骨髓驗血活動的場次都會銳減,可能是因為慈濟要在各地籌畫歲末祝福的緣故。這樣我就沒有驗血活動時間表來充版面了…哈哈!
今年我開始在這裡放上許多影音檔案。前幾天我突然發現,這裡曾經引用的公民新聞台報導,【捐贈骨髓,你瞭解多少?】,報名了2009年影音公民新聞報導獎! (網址:http://www.peopo.org/cj2009/post/45406)
- Nov 11 Wed 2009 17:48
77歲老姐捐髓救67歲妹妹
這則新聞來自大陸安徽省立醫院 。
http://www.ahslyy.com.cn/dt2111112023.asp?DocID=2111118871
發佈日期:2009-11-07
兩人手術成功,均為國內白血病移植手術最年長者
在省立醫院的病房裏,梅占蘭坐在病床上,腰挺得很直,開心不已。接受移植手術一個月了,她恢復得非常好。“我要感謝我姐姐!”聽說記者要採訪,她說自己從頭天晚上就開始“彩排”,這是她彩排多次後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
67歲妹妹患上白血病
今年4月,家住巢湖的梅占蘭出現了感冒、疲勞、腿無力和小便帶血狀況,一家人十分擔心,帶著她來到合肥市一院進行體檢。本以為是腎臟問題,最終結果是急性粒細胞白血病。
梅占蘭的老伴孫仁廣聽到消息後,臉色變得慘白,在兒子攙扶下才能勉強站穩。外地的兩個女兒在電話那頭當即淚如雨下。三個兒女表示,媽媽把他們辛苦養大,沒有享過幾天福,只要有辦法治療,一定要治好媽媽!
- Oct 23 Fri 2009 05:28
「捐骨髓,捐骨髓,你就想讓我們成為癱子!」
- Oct 11 Sun 2009 16:47
首對捐髓夫妻檔 親身分享見證愛
【註:慈濟目前有四對捐髓夫妻檔,本文介紹的是第一對。第二對夫妻檔更神奇,一家五口都參加驗血,共有四次骨髓配對,二次成功。還有是因為捐髓而認識,進而結為夫妻。詳細介紹可參見文末所附的參考資料。】
首對捐髓夫妻檔 親身分享見證愛 陳瑋 張峻瑋 台北報導 2009/10/10
能夠骨髓配對,真的是難得的機緣。非親屬骨髓配對,成功機率是萬分之一。而對這一對夫妻,黃美玲和張福琳來說,兩個人居然都配對成功。而他們也是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以來,首對的捐髓夫妻檔。今天,夫妻倆人也特別現身分享,彼此見證對方捐贈骨髓的感動。
看著骨髓捐贈的紀錄影片,黃美玲跟張福琳兩夫妻,忍不住回想起那段有趣、卻又印象深刻的捐贈骨髓經驗。
- Oct 07 Wed 2009 02:04
阿姐請給我一次機會
【註: 這篇文章來自台北捐血中心。】
http://www.tp.blood.org.tw/index.php?action=msg&id=1534
阿姐請給我一次機會
張貼者:系統管理者 瀏覽人次:138 張貼時間:2009-07-23 16:13:10
過年前,蘇先生這位我們很熟悉的捐血朋友又來捐分離術血小板了,我向他拜了個年,並祝他新年快樂!只見他神情沮喪的說: 「我看我過年要在醫院過了…」,一問之下才知他的太太得了血癌在醫院住了一段時日,目前只能等待骨髓捐贈,唯一配對成功的是妻子的大姐,無奈妻子的大姐在要做第二次配對時卻拒絕了,並且告知他們夫妻倆如果只有三成的機會成功就不要害了兩個人(意指大姐自己和蘇先生的妻子),儘管蘇先生的妻子要求大姐:「阿姐請給我一次機會!」,大姐依舊不願意, 蘇先生說可能大姐聽了別人說些什麼,怕對自己健康有影响,因而態度才有大轉變吧!
- Aug 17 Mon 2009 20:38
【後續追蹤】國家琪完成第二次移植
- Aug 05 Wed 2009 11:25
愛的震央
- Jul 15 Wed 2009 17:22
既然您都這麼說了‧‧‧
這裡的文章與資料,除了慈濟的文章是由慈濟網站得來之外,其他都是由網路上找到的。通常是不需要說明,但是這次要特別強調一下,因為這次的資料來自來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之所以要引用這裡的資料,是因為有一位在台北市任職的警察先生,去進行了骨髓捐贈。
- Jul 13 Mon 2009 03:14
給Dolphin小姐的回信
<20120818 update英文版PDF link,同時,中文與英文可能有版本上的差異問題,提醒您注意>
這篇文章,是給Dolphin小姐的回信。由留言可以看出,Dolphin本身接受過來自弟弟的骨髓捐贈。
我的blog向來都是放有關於骨髓捐贈的東西,這次為了回應Dolphin小姐,就例外一次。因為我很感動也很驚訝。感動的是,她除了自己受惠之外,還想要鼓勵大家來捐贈骨髓。驚訝的是,下面的資訊其實我也是上星期才剛接觸,沒想到現在就有機會用到。
其實,可能不僅大家對骨髓捐贈不瞭解,對白血病的瞭解恐怕也不多。在最常見的《奇摩知識+》上面,當有人問到關於癌症的問題時,很多回答都是在介紹一些保健用品。大陸方面問題似乎更嚴重。這個計畫的負責人,是曾擔任過陽光志願者協會志工的袁嘉祺,在一篇文章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