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寫這篇的動機,是來自於阿姐請給我一次機會 這篇文章。
相對於骨髓庫的非親屬捐贈者,我有時覺得,親屬間的捐贈者反而比較辛苦。因為一旦配對成功,他們馬上要面對所有家人的期待,卻可能對骨髓捐贈一點都不了解。
這裡要提兩則大陸的新聞,雖然都是關於親屬間捐贈,不過也建議想參加骨髓建檔的人看看。
第一則新聞是2006年的消息。罹患白血病的舒玉梅,向家中的三個哥哥與唯一的姐姐,要求進行骨髓配對,只有三哥與姐姐同意。10月15日,經過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組織配型,舒玉梅和姐姐舒玉蓮的配型結果完全相符。
聽說配型成功,舒玉梅夫婦倆看到了再生的希望,趕緊打電話給姐姐「報喜」。誰知姐姐一聽配型成功就生氣了:「不是說親兄妹成功的概率也很低嗎?你們串通醫生來騙我。」說著就把電話掛了。再撥,關機。
萬般無奈之下,殷海寶又打通三哥舒幸福的電話,希望三哥能幫忙做通姐姐的工作;或是拿著三哥的血樣再去做一次配型,如果成功,希望三哥能給妹妹捐骨髓。可三哥的回答更加乾脆,「捐骨髓,捐骨髓,你就想讓我們成為癱子!你老婆是人,我們就不是人?」
第二則新聞是2009年的消息,可觀賞下面的影片。
現在慈濟已經有超過兩千位非親屬間的骨髓捐贈者,他們都可以見證,捐骨髓並不會成為癱子。我相信,只要知道對身體無傷,被配對的家人應該是不會拒絕捐贈骨髓的。上面兩則新聞中的配對者,後來都同意進行骨髓捐贈。
要是您曾經參加親屬間的檢驗,您也可以把資料轉到骨髓庫,慈濟官網公佈方法如下:
Q8.我曾為與家人配對而做過免疫基因組織類型檢驗,現想將我的資料轉到骨髓庫,成為其中的一員。
A:請您填寫本中心的捐髓驗血同意書後,再將您的免疫基因組織類型(註明檢驗實驗室名稱)送本中心即可完成登錄程序。
如果您想參加骨髓資料庫的建檔,看過影片之後,您應該可以體會家人的強大影響力,建議您參加建檔之前,先行與家人溝通,萬一將來配對成功,也可以減少家人反對的機率。
在驗血活動現場,負責解說的慈濟人員,會一再跟您確認您捐贈的意願。同時希望您在參加之前,多考慮一下,請不要等被通知配對後,才要開始考慮。您可以看到,有些人確實在經濟上,無法負荷太久的時間,而更多的是,身體無法負荷。您越快進入骨髓捐贈的程序,受髓者越能以較佳的狀況,接受新的骨髓。
最後,那位常去台北捐血中心的蘇先生,祝福您的夫人能順利得到適合的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