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我是在網路相片中,發現這位捐者跟分離機坐在一起的相片,進而找到這幾篇心得。不過,後來得知作者是捐者的夫人,而且他們全家人都積極參與。謝謝他們願意讓我轉載。>
記得以前的同事哥哥曾在偶發的情況下發現正值壯年卻得到血癌,
家屬們都很不能接受,也只是先接受標靶治療(之後的狀況因為失聯不得而知...),
感同身受,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是發生在自家人身上,
當然...更無法想像......。
我參加慈濟人醫會,也多次為骨髓捐贈抽血、需配型檢驗的2次抽血,
第一次的骨捐資料都是一次大型活動中抽取約10-12C.C的血液作為建檔,
而這作為資料建檔後,被配對到的機率是幾萬分之一......;
而偶爾下班後利用時間,跟隨師姐們前往捐髓者家中負責2次抽血配型,
隨著次數增加,有時心想自家附近可利用捐髓救人的人可真不少,
而這樣千載難逢的機率,對我們來說也似乎是微乎其微。
外子在2001年曾參加第一次骨捐建檔活動,
他之後常問我,怎麼一直沒通知他去捐髓?
這樣小的機率下你以為這麼容易嗎?
也許傻人有傻福吧!
6/17剛做完全身健檢的外子,接到一通師姐的電話,
是有關配對到需要進行2次抽血的電話,
外子的反應是......除了興奮......,還是興奮.....,
當然也多了分怕自己2次配型失敗的疑慮。
只能說他真的心中只存有慈悲的善心,
倒是身為醫護人員的我,有許多的疑慮......是攸關一些流程的問題。
首先,因為科技的進步,
骨髓捐贈,不一定只能選擇骨髓穿刺,
骨髓穿刺這種方法必須全身麻醉,由腸骨後上脊抽取,
而且手術中還必須輸自體血,
需休息2星期以上,不能般重物。
而另種方法是藉由施打白血球生長激素從週邊血捐贈即可,
當然,在2者捐髓的效果都差不多下,
後者比較不會影響生活作息,最後決定是選擇週邊血捐贈。
外子發願,要把此功德迴向給曾開過大腸癌的父親及將開腎臟切除的阿公身體健康,
而身為慈濟師兄的爸爸也說要陪伴著兒子捐髓的2天一夜住院......,
而且希望這功德就迴向給阿公就好,
一家人都是孝子......,聽了真令我感動萬分......,
希望這個救人、助人的願望可以順利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