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一篇清水之愛預告捐髓的行程,最後終於讓外子完成捐髓救人的心願。
藉此,為他敘述一些捐髓的歷程,讓大家知道:
捐骨髓救血癌病人,再也不是像一般人說的,要“抽龍骨”那般的危險。
自從骨髓捐贈配對成功之後,就有一連串的檢查;
先是由負責骨髓幹細胞捐贈小組的師兄,陪同到大林慈濟做健康檢查,大約於暑假7月底時。
雖然事後隔了幾個月,依照對方受髓者的病情通知何時捐贈,
原本預定於9月底捐出,但因種種因素延遲(也許是對方病情延宕)。
再通知確定日期要捐贈後,寶雲師姐就從中秋節開始,幾乎一星期煮一次補湯,給捐贈者吃(“就甘心”...)。
捐周邊血幹細胞前幾天,捐贈者必須先接受生長激素的注射。
10月24日早上,接受第一劑的注射,原本是都於台中人醫會紀邦杰醫師的診所施打,
但因紀醫師外出不在,所以這些天早上包括10月27日到花蓮之前都到台中慈濟醫院施打,
包括施打前、後(隔幾天)抽白血前作對照,這些都是由師兄姐陪同。
得知確定捐贈後,我由於工作單位人力緊縮,以致無法陪外子一同前往花蓮,實為他掛在嘴邊的遺憾。
但其實由一樣是慈濟師兄的爸爸陪同,其實是更幸福的!
10月27日中午的高鐵,由台中出發到台北後轉太魯閣號到花蓮。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