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日期:2006/06/25
東勢國小骨捐驗血活動 太太感念慈濟援助建校 力邀先生用行動響應

中區慈濟人今天在台中縣東勢國小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一對新婚夫妻,由老婆帶著老公來參加骨捐驗血。原來,太太簡貝芹早已是慈濟會員,更於二年前完成骨捐資料庫的建立。王太太對老公今天的表現充滿成就感,不論最後配對是否成功,她說:「這都是功德一件。」畢業於東勢國小的她,很感恩九二一地震後,東勢國小重建工程由慈濟認養,因此她覺得,參加骨捐抽血用他們行動來響應慈濟。」
早上六點三十分,台中縣東勢國小已攢聚許多身著藍天白雲的慈誠師兄,以及穿著旗袍端莊溫柔慈濟師姊和志工,大家很有默契地各自忙碌,隨著時間流逝,一下子,空空如也的會場,就在師兄、師姊的同心協力下,完成了活動動線。
◎歡喜迎接愛心人士到來
引導區的師兄師姊,負責陪伴民眾到各區。第一區為骨髓捐贈驗血解說區,將驗血者先安排於此區,藉由師兄、師姊的解說,來了解自己是否符合骨捐的基本資格、健康條件;遇到不確定的情況,再由中區慈濟人醫會紀、王兩位醫師作最後解說與確認。
第二區為填表區,符合骨捐驗血資格,可以在此區塊,填寫資本資料、身體健康表、聯絡資料等。第三區為覆核區。接下來還有抽血區、包裝區、茶點區及休息區。
距離活動開始只剩二十分鐘,志工們已各就各位,準備迎接愛心人士到來,全力為二百支目標衝刺!
◎付愛心,搶頭彩
八點零六分,會場響起一陣掌聲。沒錯,今天第一位骨捐驗血者出現了!孔憲芝師姊笑稱她是「搶頭彩」。孔師姊表示,為了今天的骨捐驗血活動,她可是足足等了四個月。
二○○六年二月,孔師姊於豐原本就打算參加骨捐活動,只是當天沒帶證件,熱心的師姊告知她,東勢也會辦,因此,孔師姊當下就立願,要成為東勢骨捐驗血活動第一位抽血者。
抽血時,孔師姊滿臉笑容地說:「後面的199位抽血者,一定會很舒服喔!因為我打頭陣,好讓護士先暖暖身。」
最後,孔師姊幸福的秀出今天第一位驗血者的骨捐卡,快樂且驕傲的說:「什麼都可以讓,唯
有這項不能讓!」
◎少年把握付出機會
十七歲的簡彧頎,是今天骨捐驗血活動最年輕的。他去年陪同阿姨參加骨捐驗血活動,但因自己年齡不符,只得再等一年。
經志工進一步互動後發現,原來簡彧頎早在國中畢業後,即投入崇仁文化教育基金會擔任志工,因此對他來說,當志工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他也表示,如果配對成功,就算要抽髓也不怕,真可謂英雄出少年!
◎夫妻把握因緣回饋人群
一對新婚夫妻,由老婆帶著老公來參加骨捐驗血。原來,太太簡貝芹早已是慈濟會員,更於二年前完成骨捐資料庫的建立。
她希望有機會捐髓,帶給病人希望。因此,當聽到東勢又有骨捐驗血活動,馬上就把先生王昱傑找來。這樣,配對成功的機率,又提高了一倍。
王太太對老公今天的表現充滿成就感,不論最後配對是否成功,她說:「這都是功德一件。」畢業於東勢國小的她,很感恩九二一地震後,東勢國小重建工程由慈濟認養,因此她覺得,參加骨捐抽血用他們行動來響應慈濟。」
王先生表示,因平常忙於工作,沒有什麼機會參加公益,因此挽起袖子,是最實際、直接、真正地回饋人群。
◎愛心密度愈來愈高
今日最令人感動,是一位路過活動場地的媽媽—劉美燕女士,她說:「參加骨捐驗血時的念頭,是覺得幫助別人就像是幫助家人。而家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互信、互愛,現今社會最迫切的,就是建立互信、互愛。」
坐在一旁是她的女兒,因腦性麻痺不符合骨捐驗血條件,靜靜聽著媽媽和攝影師兄談話。劉媽媽提到,若不是健康因素,她女兒一定會參與骨捐驗血。此話一出,像是說中她女兒的心聲,母女同時綻開笑容,雙眼互視,真是母女同心!
擔任人醫會醫療執行的紀醫生談到:「從以前到現在的骨捐者中,不難發現一項改變到,現在的骨捐年齡層普遍有下降的趨勢,顯見骨捐的接受度已愈來愈高,配對成功率也跟著提高。套句紀醫生的話,這叫「愛心密度愈來愈高 」!沒錯,藉由慈濟的骨髓捐贈資料庫,目前已搭起一千多對愛的橋樑。
◎對生命的重視
負責解說區的張素珍師姊提到,大多數的骨捐驗血者,最關心的還是捐髓對於身體的影響。在師兄師姊的詳細解說下,讓參加驗血者能夠了解到——捐髓絕不會因救一個人,而影嚮另一人的生命,對生命的重視是慈濟骨髓捐贈的堅持。
會場中,年紀最輕的二位志工楊庭宇、林佳儀,為國一和高中生,見到他們二人穿梭在會場上,話不多、很認真。問他們:「來這裡當志工和課堂有什麼不同?」他們很害羞,報以滿臉笑容,緩緩說道:「來這感覺很輕鬆,很快樂!」
東勢國小骨捐驗血活動 太太感念慈濟援助建校 力邀先生用行動響應
◎朱鑫海 /台中報導
中區慈濟人今天在台中縣東勢國小舉辦骨髓捐贈驗血活動。一對新婚夫妻,由老婆帶著老公來參加骨捐驗血。原來,太太簡貝芹早已是慈濟會員,更於二年前完成骨捐資料庫的建立。王太太對老公今天的表現充滿成就感,不論最後配對是否成功,她說:「這都是功德一件。」畢業於東勢國小的她,很感恩九二一地震後,東勢國小重建工程由慈濟認養,因此她覺得,參加骨捐抽血用他們行動來響應慈濟。」
早上六點三十分,台中縣東勢國小已攢聚許多身著藍天白雲的慈誠師兄,以及穿著旗袍端莊溫柔慈濟師姊和志工,大家很有默契地各自忙碌,隨著時間流逝,一下子,空空如也的會場,就在師兄、師姊的同心協力下,完成了活動動線。
◎歡喜迎接愛心人士到來
引導區的師兄師姊,負責陪伴民眾到各區。第一區為骨髓捐贈驗血解說區,將驗血者先安排於此區,藉由師兄、師姊的解說,來了解自己是否符合骨捐的基本資格、健康條件;遇到不確定的情況,再由中區慈濟人醫會紀、王兩位醫師作最後解說與確認。
第二區為填表區,符合骨捐驗血資格,可以在此區塊,填寫資本資料、身體健康表、聯絡資料等。第三區為覆核區。接下來還有抽血區、包裝區、茶點區及休息區。
距離活動開始只剩二十分鐘,志工們已各就各位,準備迎接愛心人士到來,全力為二百支目標衝刺!
◎付愛心,搶頭彩
八點零六分,會場響起一陣掌聲。沒錯,今天第一位骨捐驗血者出現了!孔憲芝師姊笑稱她是「搶頭彩」。孔師姊表示,為了今天的骨捐驗血活動,她可是足足等了四個月。
二○○六年二月,孔師姊於豐原本就打算參加骨捐活動,只是當天沒帶證件,熱心的師姊告知她,東勢也會辦,因此,孔師姊當下就立願,要成為東勢骨捐驗血活動第一位抽血者。
抽血時,孔師姊滿臉笑容地說:「後面的199位抽血者,一定會很舒服喔!因為我打頭陣,好讓護士先暖暖身。」
最後,孔師姊幸福的秀出今天第一位驗血者的骨捐卡,快樂且驕傲的說:「什麼都可以讓,唯
有這項不能讓!」
◎少年把握付出機會
十七歲的簡彧頎,是今天骨捐驗血活動最年輕的。他去年陪同阿姨參加骨捐驗血活動,但因自己年齡不符,只得再等一年。
經志工進一步互動後發現,原來簡彧頎早在國中畢業後,即投入崇仁文化教育基金會擔任志工,因此對他來說,當志工是件很快樂的事情。他也表示,如果配對成功,就算要抽髓也不怕,真可謂英雄出少年!
◎夫妻把握因緣回饋人群
一對新婚夫妻,由老婆帶著老公來參加骨捐驗血。原來,太太簡貝芹早已是慈濟會員,更於二年前完成骨捐資料庫的建立。
她希望有機會捐髓,帶給病人希望。因此,當聽到東勢又有骨捐驗血活動,馬上就把先生王昱傑找來。這樣,配對成功的機率,又提高了一倍。
王太太對老公今天的表現充滿成就感,不論最後配對是否成功,她說:「這都是功德一件。」畢業於東勢國小的她,很感恩九二一地震後,東勢國小重建工程由慈濟認養,因此她覺得,參加骨捐抽血用他們行動來響應慈濟。」
王先生表示,因平常忙於工作,沒有什麼機會參加公益,因此挽起袖子,是最實際、直接、真正地回饋人群。
◎愛心密度愈來愈高
今日最令人感動,是一位路過活動場地的媽媽—劉美燕女士,她說:「參加骨捐驗血時的念頭,是覺得幫助別人就像是幫助家人。而家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互信、互愛,現今社會最迫切的,就是建立互信、互愛。」
坐在一旁是她的女兒,因腦性麻痺不符合骨捐驗血條件,靜靜聽著媽媽和攝影師兄談話。劉媽媽提到,若不是健康因素,她女兒一定會參與骨捐驗血。此話一出,像是說中她女兒的心聲,母女同時綻開笑容,雙眼互視,真是母女同心!
擔任人醫會醫療執行的紀醫生談到:「從以前到現在的骨捐者中,不難發現一項改變到,現在的骨捐年齡層普遍有下降的趨勢,顯見骨捐的接受度已愈來愈高,配對成功率也跟著提高。套句紀醫生的話,這叫「愛心密度愈來愈高 」!沒錯,藉由慈濟的骨髓捐贈資料庫,目前已搭起一千多對愛的橋樑。
◎對生命的重視
負責解說區的張素珍師姊提到,大多數的骨捐驗血者,最關心的還是捐髓對於身體的影響。在師兄師姊的詳細解說下,讓參加驗血者能夠了解到——捐髓絕不會因救一個人,而影嚮另一人的生命,對生命的重視是慈濟骨髓捐贈的堅持。
會場中,年紀最輕的二位志工楊庭宇、林佳儀,為國一和高中生,見到他們二人穿梭在會場上,話不多、很認真。問他們:「來這裡當志工和課堂有什麼不同?」他們很害羞,報以滿臉笑容,緩緩說道:「來這感覺很輕鬆,很快樂!」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