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5日,丘索維金娜參加了倫敦奧運會跳馬決賽。六次參加奧運會的她,這次沒能帶走獎牌,但無疑留下了一個傳奇的故事。
丘索維金娜(俄語:Оксан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Чусовитина,英語:Oksana Aleksandrovna Chusovitina)是女子體操界的傳奇。她出生於1975年6月19日。1992年的巴塞隆納奧運會,她代表蘇聯隊獲得了團體金牌和自由體操第七名。隨後,她又代表烏茲別克參加了亞特蘭大、雪梨和雅典奧運會。近年則是代表德國參加了北京以及倫敦奧運會。
1991年,丘索維金娜在國際大賽首次亮相,就奪得了印第安納波利斯世界錦標賽自由操冠軍。她在1997年曾經短暫退出體操比賽。2002年,丘索維金娜的兒子阿利舍(Alisher)確診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前往德國科隆就醫,這是促成丘索維金娜加入德國國籍的重要原因。
丘索維金娜當年在國際體聯允許她為德國比賽後表示:「作出加入德國隊的決定並不容易,過去幾年發生在家裏的事情,是我到德國的重要原因。如果沒有德國體操界人士的幫助,我的兒子可能早就離開人世了,我要感謝德國體操界,和幫助過我的國際體操界人士,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很難走到今天。」
她曾對大兒子阿利舍說:「你病未好,我不敢老」。事實上,為了多參加比賽、多贏得獎金,她在女子體操界普遍認為已經是高齡的情況下,硬是重新將自己練成了一個全能型選手,有的時候在一場巡迴賽中,她甚至會參加所有女子項目的比賽。
「一枚世錦賽金牌等於 3000歐元的獎金,多參加比賽是為了多得獎金」,這就是丘索維金娜還活躍在比賽場上的原因。為了能夠通過比賽取得獎金,她不再吃自己最喜歡的巧克力,只是因為怕發胖,無法再繼續比賽。不停地訓練,不停地比賽、贏得獎金、為孩子治病,成為她生活的全部。
「我別無選擇,為了支付我兒子治病的費用,我必須努力工作。」丘索維金娜說。
2005年,阿利舍的病情漸漸穩定,「兒子現在的病已經有很大好轉了,只需要定期檢查就可以了。」她說,現在兒子看起來就跟普通的小孩一樣充滿活力,「他很可愛,活潑好動,現在特別喜歡踢足球。」現在除了定期的檢查外,他已經很少上醫院了。這位母親終於從病魔手中救回了自己的孩子。
她說,自己繼續練習體操的原因已經不是兒子了,而是骨子裡無法割捨的對體操運動的喜愛,「現在評分的標準不斷提高,對我這樣的運動員來說是越來越難了,但我還是想繼續練下去,直到不能練的那一天。」
2008年,33歲的丘索維金娜首次代表德國參加北京奧運,獲得了跳馬銀牌,她的傳奇故事感動了世界。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丘索維金娜第六次站在奧運賽場,她再次進入了跳馬決賽,獲得第五名。
丘索維金娜在參加完倫敦奧運後,發表了退休宣言。至於沒能問鼎獎牌,丘索維金娜並不失望。
「我對自己的比賽很滿意,」丘索維金娜賽後說。「現在正常的生活要開始了,我要看看正常的生活是怎麼過的。我退役後會當一名體操教練,在多年的體操比賽中,我已經取得了所有的成就。」
然而,倫敦奧運似乎無法讓丘索維金娜的停下腳步。近日,她提出申請,希望代表祖國烏茲別克參賽,國際體操聯合會執行委員會通過了這份申請,德國方面也非常支持她的決定,並會保留她的德國國籍。
丘索維金娜非常開心可以再次代表祖國參賽,她的新目標是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也就是說,她在41歲的時候,將第七次站在奧運賽場!而在最近舉辦的體操世界盃德國站比賽中,丘索維金娜獲得女子跳馬冠軍。
看來,丘索維金娜會繼續寫著這頁傳奇。
奧運獎牌紀錄 | |||
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 |||
---|---|---|---|
![]() |
|||
金牌 | 1992年巴塞隆納 | 團隊 | |
![]() |
|||
銀牌 | 2008年北京 | 跳馬 | |
世界錦標賽 | |||
金牌 | 1991年印第安納波里斯 | 團隊 | |
金牌 | 1991年印第安納波里斯 | 自由體操 | |
金牌 | 2003年安那罕 | 跳馬 | |
銀牌 | 1991年印第安納波里斯 | 跳馬 | |
銀牌 | 2001年根特 | 跳馬 | |
銀牌 | 2005年墨爾本 | 跳馬 | |
銅牌 | 1992年巴黎 | 跳馬 | |
銅牌 | 1993年伯明罕 | 跳馬 | |
銅牌 | 2002年德勒布森 | 跳馬 | |
銅牌 | 2006年奧爾胡斯 | 跳馬 | |
歐洲錦標賽 | |||
銅牌 | 2007年阿姆斯特丹 | 跳馬 | |
金牌 | 2008年克萊蒙費朗 | 跳馬 | |
亞洲運動會 | |||
銀牌 | 2002年釜山 | 個人全能 | |
銅牌 | 1994年廣島 | 跳馬 | |
銅牌 | 1994年廣島 | 高低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