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剛開始建立網站的時候,某天有位網友留言,說我的寫的經驗分享很有趣,同時也留下了她的網址,讓我有機會可以去參觀一下。

因為當時的網頁炸彈還滿流行的,(就是網頁一直開個沒完,直到電腦當機)。尤其這位網友署名「踢翻你」,看起來就有點怪,所以開之前特別小心。

這位「踢翻」就是華梵大學外文系的陳子衿。

image

 

後來我有位同事是華梵大學畢業的,有天便順口問他認不認識陳子衿?他說他不認識本人,但2003年12月9日那天,子衿需要輸血的時候,學校有透過廣播系統緊急呼籲,多位師生由石碇趕到榮總,即時提供了子衿所需要的血液。這件事讓他印象深刻。

華梵大學也將12月9日這天,定為華梵大學的捐血日。每年都有許多師生熱烈響應。而陳子衿的書名《不理會太陽的向日葵》,也在我建立Facebook粉絲專頁的時候浮現,所以我選了向日葵的相片。

image

而在稍後的2004年,台大外文系的詹欣恬同學因急性血癌病情加劇,需要骨髓移植,雖然傳出找到配對的骨髓,但卻無法進行順利進行移植。

image

因此台大發動了一場骨髓驗血活動,試管數量是1200支!在慈濟可以自行進行樣本檢驗之後,這是絕無僅有的數量;連南港、信義和松山區三區合辦的驗血活動,也只有500支的名額。

image

當時的台大校長陳維昭先生,在92學年度的畢業典禮以<愛與關懷是圓滿社會不可或缺的元素>為題發表談話時,也提到了這件事情。

遺憾的是,欣恬最後沒能繼續完成學業,詹家人為了紀念她,特別成立了獎學金,讓有心向學的同學可以完成學業。

拿這兩位同是外文系的女生來比較,為什麼捐血大家就很容易點頭答應,而捐髓則否呢?

答案當然是一般人對這兩者的了解程度,差異甚大。或者說,整個社會對這兩件事的態度不一樣。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台大雖然也像華梵一樣為了搶救學生發起活動,但台大卻沒有像華梵這樣訂立一天為捐髓日。 

我猜,那是因為他們覺得骨髓捐贈,是慈濟的事情。數年前是如此,我想到現在,大概很少人知道慈濟是受衛生署委託,才承擔台灣資料庫的建立與運作。

image

更不用提立法院為了非親屬間的骨髓移植,而修正了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image

所以骨髓捐贈並不是慈濟的事,而是我們台灣人民的事。

這句話為什麼看起來很像在競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ybmdway 的頭像
    mybmdway

    我的骨髓捐贈路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