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體骨髓移植, 是將病患本身經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時的骨髓加以抽取冷凍,然後對病患施以超高劑量的化學/放射線治療,以消滅身上殘存的少量癌細胞之後,再把先前冷凍病患 自己的骨髓解凍輸回病患身上,作為重建病患造血及免疫機能所需。異體骨髓移植,與骨髓係來自於病患本身以外的捐贈者,可以是兄弟姊妹、父母、子女或是沒有 血緣關係但人類白血球抗原吻合的非親屬捐贈者。
自體骨髓移植目前常用來治療固體癌,如乳癌、或生殖細胞瘤,而白血病因其疾病本身就在骨髓,即使經化學治療達到緩解後,骨髓中仍有可能殘存白血病細胞而使 移植後的復發率明顯高於異體骨髓移植,因此目前對於白血病而言,如有白血球抗原吻合之合適捐贈者仍以異體骨髓移植為首要選擇,例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及慢性 骨髓性白血病。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如無合適的異體捐贈者,亦可考慮作自體骨髓移植,惟自體骨髓移植與傳統化學治療孰優孰劣?目前仍有爭議。
此外有一種骨髓移植稱為〝同源移植〞(Syngeneic transplant),係利用病患的同卵雙胞胎兄弟姊妹作為捐贈者,早先認為該類病患之人類白血球抗原與病患可能較為吻合,於移植後較不容易出現排斥之現象,然而由於病患的同卵雙胞胎捐贈者因為其遺傳物質十分接近,是否未來他們得到與病患相同的白血病或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的機會也比較高,或是說他們的骨髓 細胞也有問題,會不會將有問題的骨髓植入病患,而使移植成為白費,也是醫師們所考量的問題之一。
(摘自榮總王緯書醫師在網路上的回答)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對於某些疾病,如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先天性代謝疾病或先天性貧血,以及慢性 骨髓性白血病等,以自體骨髓移植可能沒有辦法治癒該疾病,必須靠異體骨髓移植。然而由於每一位病患能找到人類白血球抗原相吻合的兄弟姊妹捐髓者的機會只有 1/4,換言之,有許多病患可能會找不到兄弟姊妹捐髓者,必須尋求人類白血球抗原吻合的非親屬捐贈者,因此,世界許多國家都成立他們自己的非親屬捐髓資料 庫。在台灣我們的捐髓資料中心是由慈濟基金會所組成的。慈濟基金會不定期於全省各地舉辦捐髓活動,有志成為快樂捐髓者的人均可參加登記,登記後並不須馬上 捐出骨髓,而是抽取少許的血液加以分析檢驗出捐髓者的人類白血球抗原型別之後,輸入電腦存檔,等到有病患需要作非親屬骨髓移植提出申請時,再將病患本身的人類白血球抗原的型別輸入電腦,自眾多捐髓者的資料中找尋吻合的非親屬捐贈者。
目前台灣地區已有約二十萬餘人登記志願成為快樂捐髓者。根據機率推算有超過五成的病患可以 從二十萬筆資料中找到抗原吻合的非親屬捐髓者,再由慈濟的志工聯絡捐髓者到醫院進行捐髓手續。然而仍有將近一半的病患無法從這二十萬位熱心捐贈者的資料中 找到合適的捐髓者,這時仍請不要灰心,可以由醫師請慈濟基金會代為向國外的捐髓資料中心提出申請,看看國外是否有合適的捐髓者可以進行〝跨國〞骨髓移植。 目前國內每月亦有數例〝跨國〞捐髓活動,利用國內熱心捐髓人的骨髓去拯救國外病患的生命。
(摘自榮總王緯書醫師在網路上的回答)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骨髓移植可以算是一種基因治療,或稱較為〝粗略〞的基因治療。於骨髓移植過程中,把原有的〝壞基因〞(如導致癌症的基因)加以摧毀,換上〝好基因〞,或補充 原來受贈者身上所缺乏的基因(如一些先天性代謝性疾病)。因此可以知道骨髓移植可以治療的疾病可粗分為兩大類,即惡性腫瘤與良性疾病。
在惡性腫瘤方面,骨髓移植最早被用來治療白血病即血液惡性腫瘤,如急、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惡性淋巴瘤、何杰金氏症、多發性骨髓瘤、 骨髓形成不良症候群等都有一定比例的治癒率。在固體瘤方面,骨髓移植也被用來治療生殖細胞瘤、小細胞肺癌、乳癌…,只不過成績比不上血液惡性腫瘤。在良性 疾病方面,異體骨髓移植用來治療嚴重再生不良性貧血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約80%~90%病患經骨髓移植後可治癒,擺脫長期輸血的夢魘。此外先天性貧血, 如重症地中海貧血、Fanconi’s貧血、鐮形細胞貧血,均有一定比例之患者可以治癒。先天性代謝性疾病,缺乏某些酵素所產生的疾病,例如脂質沈著症, 或是嚴重免疫缺乏症均可以利用骨髓移植方式加以治療。根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六十種疾病可以利用骨髓移植方式加以治療,而從前以傳統治療方式所無法治癒 的,或治療成績不佳者(如白血病)經由骨髓移植的方式其治癒率獲得大幅提高,骨髓移植的出現是醫學界的一項重大突破,也是許多病患的新希望。
(摘自榮總王緯書醫師在網路上的回答)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7/07/14 13:1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救人不分國籍,不分海內外,近幾年來,台灣民眾多次捐贈骨髓,救活大陸患者的生命。現在一名23歲的湖南女孩小燕,骨髓和台灣病患配對成功。就在20日,小燕的骨髓將飄洋過海,完成生命接力任務。
一個捐血的小動作,卻是白血病患的大希望,湖南姑娘小燕今年1月首度挽起袖子捐血,小燕心裡想著,或許哪天會有人需要她,只是沒想到,夢想來得這麼快,今年4月,小燕和台灣一名病患骨髓配對成功,生命接力的重責大任,落到了小燕身上。
小燕說:「很開心但也很亂,因為機率畢竟是蠻少的,沒想到我在這麼段時間欸,可以配上。」
能夠救人一命,小燕覺得相當開心,因為在全世界這麼多人口中,骨髓配對成功只有幾十萬分之一的機會,在相關人員陪同下,小燕前往北京指定醫院,完成抽脊髓手術,並在20日把骨髓送到台灣花蓮慈濟醫院,給一名患者。
和小燕同行的,還有蘇州的彬彬,他們兩位將成為大陸捐髓到台灣的頭兩人。這場橫跨兩岸,約20小時的運送過程,取名為「生命的回程行動」,台灣大愛電視台、大陸蘇州電視以及鳳凰衛視和東森電視,也將全程紀錄,報導兩岸交流最關懷感人的一面。
來源:
http://www.ettoday.com/2007/07/14/162-2126121.htm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07/13 12:14
記者李登文、張俊忠/蘇州報導
6年前,為了救助一名大陸罹患白血症的女孩,台灣一位青年捐骨髓譜成一段兩岸佳話,六年後,住在蘇州的杭彬也從茫茫人海中配對成功,這個月20日將捐髓給一位台灣的病患,這也是首度大陸捐骨髓到台灣。
這位正在照顧小孩的年輕媽媽名叫杭彬,很偶然的機會加入大陸的一個捐贈骨髓配對的活動,沒想到兩年後,她成為大陸第一位捐贈骨髓到台灣的捐贈人。
杭彬:「我的感覺就是我的心砰一下沉下來了,撲通一下,就是好像受到驚嚇,嚇一跳的的感覺,有一點點緊張,然後我就開自動車回家,回家過後,靜下心來後,還是感覺有點欣喜,因為當初我捐獻的目的是為了要幫助別人,我要付出愛心,可以幫助別人,如果真得可以能夠的話,我還是覺得很開心。」
有點緊張但也很高興,因為茫茫人海中,只有數十萬分一的機率可以配對成功,這也是兩岸捐髓救人另一段佳話,杭彬即將再這個月19日前往北京道培醫院接受抽骨髓手術,之後立刻送往台灣,給目前人在榮總醫治的一名患者。」
為凸顯兩岸人性關懷的一面,整個捐髓運送的20個小時,將由東森電視台、鳳凰衛視以蘇州電視台聯合轉播,這場取名「生命的回程」直播行動,將完整呈現給兩岸民眾。
來源:
http://www.ettoday.com/2007/07/13/545-2125573.htm
但這項活動為捐骨髓,而非脊髓, 已將這個用詞修正.
mybmd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